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 李伟 陈仁海
城里都少见的32米高台云梯车,在农村变成常驻的守护神,鄂西北山区十堰市2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涌现出508支11130人的专业消防、抢险救援力量,覆盖镇村两级。近一年来,仅应对地质灾害该市就成功疏散救援群众1327名。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我省基层应急管理改革的试点地区,十堰整合资源破解“人财物”三大难题,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治理网格。“十堰可为,全省可为!”我省加快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步伐,今年将在全省1000多个乡镇(街道)启动改革,把防灾、救灾阵地向前推进。
1+1+1+1如何大于4
上一轮机构改革,应急管理机构只设到县一级,再往下,基层应急力量如何建立?
带着这样的问题,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地处秦巴山区核心地带的房县土城镇通省馆村。该村是袋料黑木耳种植基地,规模达120万袋产值450万元。村支部书记罗廷廷说,为了保护生态,不砍树而是用塑料袋培育,带来新的问题——怕着火。他说,过去重大突发响应半径以县为单位,救援力量40分钟才能到。如今10分钟内,常驻土城镇的储水消防车就能到村进户。另外,重要场所和全村独居老人家里都安装烟感报警,接入市级应急指挥中心,一键触发立即响应。
如何推动应急救援力量下沉?十堰在顶层设计时提出“四化”思路:一体化调度、专业化救援、标准化保障、综合化管理。人财物从哪里来?该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省应急管理厅支持下,十堰整合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消防等四大领域的政策资金,变小钱为大钱,做实镇一级安委会应急办。
该市提出,每个乡镇(街道)成立应急办(消防救援所),配备3至5名专职人员,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实体化运行达到“六有”“十个一”标准,即有机构、有人员、有牌子、有印章、有独立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一个指挥平台、一支应急救援队伍、一个物资储备点、一套应急管理制度、一套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监管台账、一张辖区风险隐患分布平面图、一套应急管理基本情况数据库、一套应急救援预案、一部向社会公开的监督举报电话、一台应急执法车辆。
四大领域在基层整合,实现了“化学上相融”,取得1+1+1+1大于4的效果。
有“腿”有“眼” 激活末端
乡镇过去普遍缺乏应急物资、装备设备,救援技能单一、处置能力较弱,如今情况大为改变。
5月初,我省相关调研组来到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这里是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共安置18个乡镇1.5万余人。
“考虑到居民集中、厂房多,镇应急办和消防救援站一体化设在社区,就近备勤,贴身处置。”郧阳区委书记胡先平介绍。
消防站小广场上,停放着云梯消防车、风力灭火机、橡皮艇、无人机等各种救援装备,调研组人员不禁惊叹,“一个镇能有这么强的应急装备!”
房县在各乡镇建起1670人的抢险队伍,储备编织袋、无人机、水泵等共计1200余万元的应急物资,投入350万元采购了32米登高平台消防车等救援装备。从2022年开始,每年投入500万元为5个乡镇购置消防水罐车、配套车库建设。
“建设在加快。”该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3年内为20个镇全部换装消防车辆,建立现代化的应急站点。包括东风等企业研发的猛士机动通信车、方舱指挥车、多功能救援车等一批先进机动力量将批量配备到乡镇。
基层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如今,十堰已有570余名专职安全监管人员活跃在各乡镇(街道),组建乡镇(街道)专职消防救援队77支、配备消防员921名,建设镇村抢险救援队伍431支、9209人。乡村两级共储备抢险救援装备和群众生活物资9.2万件(套)。
有“腿”有“眼”有“队伍” 。十堰通过应急“网格化+”模式,充分整合护林员、水库管理员等各方力量,不断增加风险点“吹哨人”。网格员第一时间上报险情,以便高效精准救援,同时将灾害预警、防灾减灾信息及时传递到网格每个人,实现自防自救、邻里互助、区域联防等综合防灾减灾治理。
在郧阳区茶店镇,保洁员左启荣也是地灾信息员和交通安全员。去年8月30日,左启荣发现该镇小学一侧山体出现滑坡险情, 约15米高的山体出现大面积塌陷,严重威胁到山体正前方一栋居民楼安全。她第一时间打电话向所在村报告。不到20分钟,镇、村干部赶到现场,将27户109名居民集体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