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合作不到两年,富士康决定不再推进与印度矿业与工业集团维丹塔(Vedanta)集团的半导体合资企业。
7月10日晚间,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鸿海,2317.TW)发布与维丹塔集团的“分手”公告称,过去一年多来,鸿海与维丹塔集团携手致力于将共同的半导体理念在印度实现,这是一段成果丰硕的合作经验,也为双方各自下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探索更多元的发展机会,根据双方协议,鸿海后续将不再参与双方的合资公司运作。
(资料图)
鸿海在公告中称,合资公司未来将完全改由维丹塔集团100%持有,鸿海与该公司的合资法人已无关联,并已正式通知维丹塔集团,移除合资公司中鸿海名称,以避免对未来双方各自的利益相关者造成混淆。维丹塔集团也已发表声明,已通过旗下控股公司接管与鸿海合资成立公司的所有权。
鸿海在公告中表示,将继续大力支持印度政府的“印度制造”愿景,在当地建立更多元且符合利益关系人需求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于印度半导体发展方向也依旧充满信心。
台媒称缺少技术伙伴
从上述公告来看,鸿海并未透露退出合资企业的具体原因,所用措辞是“为探索更多元的发展机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上述合资工厂的计划进展缓慢,鸿海退出是因为对印度延迟批准激励措施的担忧。
据台湾媒体报道,合资公司因缺少技术伙伴导致进展缓慢,奖励与补助申请书也被印度政府要求依新的评估条件重新提交。稍早前,曾有知情人士表示,鸿海不会再与维丹塔集团以合资公司的名义提出半导体生产计划及奖励申请,但维丹塔集团不久后仍告诉印度媒体,合资公司已重新提交申请。维丹塔集团因与鸿海相关的半导体制造计划上释放误导性讯息,被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SEBI)处以3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26.5万元)的罚金。
据悉,2021年12月,印度政府曾宣布批准一项价值1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向符合条件的显示器和半导体制造商提供高达项目成本50%的财政支持,以吸引半导体和显示器制造商,将印度建成全球电子产品生产中心。富士康与维丹塔的合资企业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成立。印度总理莫迪当时评价,这是推动印度芯片制造雄心的“重要一步”。
在上述100亿美元激励计划下,除了招来了富士康,印度还吸引了新加坡的IGSS公司以及Tower半导体的合作伙伴ISMC财团。富士康退出合资公司之外,其他两家公司在印度的进展也不顺利。
据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由于以色列芯片制造商Tower正处于被英特尔收购的进程,其参与的合资企业ISMC在印建30亿美元半导体工厂的计划陷入停顿;IGSS的30亿美元因其想重新提交申请而暂停。
印度半导体梦想的挫折
对于此次富士康退出对印度芯片制造的影响,《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称,这对印度成为一个半导体制造中心的新计划是一个挫折。不过,有印度科技部官员在社交平台表示,合资企业的解散不会影响该国的芯片制造计划。维丹塔方面则透露,它已获得一家著名芯片制造商的许可,可以使用该技术制造更大、更成熟的芯片。
《华尔街日报》称,印度在芯片制造方面没有经验,报道援引专家的话称,合资企业从一开始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两家公司在半导体领域都是新手,“两位玩家都是新手,他们之前没有制造过芯片。”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副总裁尼尔·沙阿(Neil Sha)认为,印度的激励计划应该重点关注知名且经验丰富的半导体企业。
2022年2月,富士康宣布与维丹塔合作建立芯片公司,该合资企业价值195亿美元,按照原计划将生产半导体和显示器零部件,厂址位于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或在2025年左右开始运营,富士康作为技术合作伙伴,将投资1.187亿美元,持有该合资企业40%的股份,维丹塔为合资项目提供必要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莫迪6月在访美期间,还与美国芯片存储企业美光达成了投资协议,美光将投资8.25亿美元,在印度兴建首个组装和测试工厂,预计2024年底开始运营,芯片设备制造商AMAT也将投资4亿美元在印度建设工程中心。
《华尔街日报》曾指出,印度正在努力吸引更多半导体投资,根据美光的说法,包括印度政府和古吉拉特邦政府的财政支持在内,总投资将达到27.5亿美元,这意味着,印度政府出了大头。报道认为,为了让企业继续投资,印度需要升级基础设施,并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软件技术领域日益抬头的保护主义恐怕会让外国公司踌躇不前。
虽然退出了合资企业,但富士康在印度设有其他工厂。据环球时报2022年11月15日援引路透社报道称,富士康2019年在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开设工厂,并一直在提高该工厂产能。2022年开始,富士康印度工厂开始生产iPhone 14,对于印度的智能手机代工产业来说是一项重大进步。消息人士称,富士康计划在未来两年,将其印度南部工厂的员工人数增加5.3万名,达到7万人。
鸿海尚未正式公布二季度财报,从此前的营收摘要来看,该公司二季度营收为新台币1.3万亿元(1台币约合人民币0.2302元),环比下滑10.94%,同比下滑13.75%,符合此前预期。鸿海表示,基于目前已经进入下半年旺季期间,营运将逐渐加温,第三季将较第二季成长,预计第三季的季增幅度将略高于前两年度的水准;若相较于疫情前,则约略相当。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