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图虫创意/供图 谢忠翔/制表 陈锦兴/制图 |
证券时报记者 谢忠翔 刘筱攸
(相关资料图)
近日公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上)》显示,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为25.34万亿元,被规模达27.69万亿元的公募基金反超,暂时退居资管行业规模次席。
此前,银行理财子公司(下称“理财公司”)对于体量的收缩趋势早有预判。今年以来,在逐步摆脱规模崇拜后,多家大型理财公司从制度、机制、基础设施等方面不断强化内控合规管理,提高发展质量。据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刚刚过去的上半年,银行理财在净值修复、稳健发展的导向下,取得了进一步发展,行业特点也进一步呈现。
银行理财摆脱规模崇拜
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较去年底下降约2.31万亿元。而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6月末,内地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27.69万亿元。这也意味着,资管行业规模的头把交椅易主,银行理财暂时退居第二。
经历去年股、债两轮杀跌带来的净值回撤潮后,2023年理财公司纷纷摆脱规模崇拜。仅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就有3家理财公司2023年全年规划的规模指标远比前几年保守,甚至低于上一年。
在宏观思路的转变下,理财公司的运营机制也有了新变化。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几家主要的理财公司特别注重合规工作,合规培训开了一场又一场,同时积极主动开展理财产品测试,密切监测组合的流动性风险。
理财投资者首次破亿
尽管经历了债市波动带来的破净潮,但是银行理财投资者的数量仍在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投资者数量更是取得历史性突破——截至今年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突破1亿。
上述数据也从侧面说明,投资者信心回暖,入场人数越来越多。在债市负反馈的去年下半年,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增长了525.6万,从去年6月末的9145.4万增至去年底的9671万。进入净值修复的2023年,上半年投资者数量继续增长超700万,整体数量达到了1.04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累计新发的理财产品达1.52万只,累计募集资金27.75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310亿元。
股份行理财规模占前三
在上半年行业规模缩水的阵痛中,银行理财的头部座次也迎来了洗牌。
据证券时报记者独家获悉的12家理财公司规模(仅以子公司管理口径计)及变化,今年3月末,行业前三首度由股份行理财公司占据,尽管4月末个别大行理财公司短暂回归前三,但势头并未维持下去。
到了6月末,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守住了行业前三的“宝座”,而四大国有行理财公司则跌入第二梯队,较2022年同期已是另一番光景。截至今年6月末,四大行理财公司之间的规模差距均在千亿元以内,平均规模约为1.5万亿元。招银理财、兴银理财是目前市场上仅有的2家规模破2万亿元的理财公司。
从快速下降到缓慢回升,主要理财公司的总规模已经回暖。根据证券时报记者汇总的数据,包括六大国有行理财公司,以及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平安理财、光大理财在内的11家理财公司,今年上半年规模较年初缩水约1.2万亿元,6月末共计为15.87亿元。而进入二季度,此前的下降之势似乎见底,6月末上述11家理财公司规模较一季度末增长超5000亿元。
降费潮起让利投资者
上半年,规模表现欠佳,理财公司也在思考如何留住投资者。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理财公司都在反思如何提升客户价值感、挽回客户信任度。例如,今年以来,多家理财公司密集调降管理费等费率,有的理财公司还推出“净值低于1不收管理费”产品,均是最大化留存客户的举措。据中国理财网披露,银行理财产品阶段性“降费潮”的势头仍在加大。
进入二季度后,先是招银理财宣称旗下产品不赚钱不收管理费,紧接着宁银理财也表示旗下部分产品零费率。与此同时,不少理财公司也官宣费率打折。
近日,中银理财总裁宋福宁在证券时报社举办的“2023中国金融机构年度峰会暨2023中国银行业年会”圆桌论坛中提及,降费让利是提升投资者体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方式之一。他认为,一直以来,理财公司深入践行金融惠民,产品投资运作收取的费率较低,在市场出现调整时,实行费率的优惠或免除,进一步强化理财公司和客户利益协同。
旺季开启理财规模回流
三季度,理财旺季开启。在存款利率下调及债市收益回暖等多重积极因素的催化下,多家券商预计银行理财规模或已在7月出现回流。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进入7月,理财规模扩容积极,当月上旬已增长1.07万亿元,迎来“开门红”。截至7月10日,银行理财全市场规模已修复至26.65万亿元,较3月末的低点增长1.61万亿元。
民生证券表示,银行理财迎来增量资金,7月存续规模快速回暖。其中,现金管理型产品是存续规模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从季节性因素来看,7月理财存续规模多为上行,随着回表需求减弱,理财规模多表现为回升态势,环比增长高点有望出现。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4月开始,银行理财持续迎来增量资金,短久期、以公允价值计价的纯债类产品有显著资本利得收益,产品赚钱效应有利于资金募集。经历近一年多的存款持续高增后,随着债市向好,部分居民财富向以固收为主的银行理财迁徙。